发布时间:
2024-11-19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按照行文流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起草公文,必须准确地把握公文文种。为此,可以先■★★◆“三定”:一是认定关系,看收文方是发文方的上级、平级还是下级◆★。二是选定文种■◆■★★★,收文方如果是上级,就在上行文中选择文种;如果是平级(双方不相隶属)◆■★★◆,就在平行文中选择文种◆■★■★■;收文方如果是下级■◆,就在下行文中选择文种。三是确定内容◆◆★■★,文种一旦选定■★★,就可以准备动笔了。
(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五)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正常的人事任免◆◆,通常使用通知◆◆,这属于告知性通知。向上级报送文件或者其他材料,通常使用报告★■。
(八)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九)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从内容上看★■,通知可以分为指令性和告知性这两种◆■■★◆。通知作平行文使用时,只能是告知性;作下行文使用时,指令性、告知性都可以。
纪要分为交流性和决策性这两种。纪要作平行文使用时■★◆,一般是交流性■★■★■;作下行文使用时,更多是决策性。
(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下行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决议、公报、意见★★◆■★、通知★★、纪要■■◆★◆。其中,意见■◆、通知、纪要也是重复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