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1-19
记者了解到,本次先行设置了上述两个具体指南,强调实践先行,内容既包括披露要点提示和示例,也涵盖了重要概念解释、主要实施步骤◆◆、相关参考索引等,旨在推动上市公司健全治理◆★◆★、强化管理★■★■★、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以更好的实践推动更好的披露。
具体来看,《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共设置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提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般要求★★◆◆、阐释识别和分析重要性议题的方法、明确“四要素”披露要求及示例以及说明报告框架★■■、披露项归类■■、披露项说明的方法四个方面★◆■。
具体来看,《指南》针对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双重重要性评估分析◆■、四要素披露框架应用★◆★★■■、气候情景分析等重点难点内容◆◆■■,给予必要的细化指导。
关于议题重要性分析,披露主体应当从“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两个方面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判断◆★◆★★■,并根据议题的重要性评估情况◆■,按照规定采用不同的披露框架。同时,还提供了议题重要性分析步骤示例■◆★★■■,详细阐述了解公司活动和业务关系背景★◆◆◆■、建立议题清单、议题重要性的评估与确认、议题报告四个分析步骤等■◆◆。
据了解,此次《指南》是定位于此前已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下称《指引》)的★■“教科书”和典型实践推荐■★■★◆,针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更加具体的应用指南。另外,《指南》以辅助参考为主,不设置额外的强制披露要求■■◆■★。
其中,明确了■◆“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要素的披露要求及示例■◆★■★。包括列举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的披露要求,比如提供了四类ESG治理架构示例◆★■◆◆。
《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共设置六章,其中,前五章是围绕气候相关议题的规则解读与操作指南■★★■★,包括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财务重要性评估◆■◆、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气候相关转型计划。第六章是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点■★■■,同时在附录部分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披露模板示例。
《指南》还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的影响识别■◆、公司应对战略及其适应性评估的方法■◆■★■;说明如何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监测流程以及管理措施的步骤开展影响、风险与机遇的监测与管理;解释设定◆◆■★、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的具体可参考做法与示例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超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家数再创新高★■◆★■■,近三年披露家数年均增长约20%左右★◆。业内人士预计★■,随着ESG信披指南落地■★■◆★■,未来预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家数及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气候情景分析方面,《指南》提供了气候相关情景分析的一般流程★■★◆,披露主体可以通过确定开展气候相关情景分析的范围■■★◆■★、选择气候相关情景■★★、确定用于情景分析的变量★■★◆、确定情景分析方法、开展气候相关情景分析五个步骤进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进行识别、分析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11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包括《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下统称《指南》)■◆★★■。
记者获悉,后续各交易所将在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未来将形成以《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